“我們涉足國際市場已有七、八年了!那時出口孟加拉國一家玻璃廠的玻璃鋼冷卻塔,一臺單價也只有50多萬元。”王伯貞回憶,那次跨國生意,除了為對方提供技術服務,只派出一名安裝技術人員。但這次“小打小鬧”為如今搶占國際市場提供了經驗。
近年來,面對更多同行競爭國內市場,該公司在穩(wěn)固國內市場的同時,把市場拓展的重頭改在國際市場。“不要小看非洲、南美洲和東南亞等一些新興國家,那里才是大市場。”王伯貞透露,像今年6月將出口越南一家電廠的玻璃鋼冷卻塔,“身價”達500萬元;而8月就要出口委內瑞拉的一臺玻璃鋼冷卻塔,“身價”超過600萬元。
當然,國際市場也有巨大風險。“一方面要防止出口國家出現(xiàn)不穩(wěn)定;另一方面還要考慮資金回收的信用等。”王伯貞說,去年他們以2900多萬元中標了南亞一個國家的電廠玻璃鋼冷卻塔,但權衡再三,考慮總承包的公司信用等級低,最后放棄了這塊“蛋糕”。事實證明,這種有選擇的放棄是正確的,因為那只工程現(xiàn)在還處于停工階段。